立冬后,气温骤降,尤其是北方地区天寒地冻,万物闭藏。此时我们人体阳气敛藏,阴液易于内亏,许多动物尚用冬眠来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,人类最大的养生就是顺应自然规律,故冬季养生应以“藏”为原则,保暖避寒为要法,使阴精潜藏于内,阳气不致外泄。
冬季谨防3大类疾病的发生:冬季易发呼吸道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消化道疾病。
1.呼吸道疾病主要是流感和普通性感冒两种。流感来势汹汹,心肺疾患、患有各种慢性病、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易出现严重并发症,或者迁延难愈,一整个冬天不得清净。普通性感冒如果治疗不当也容易发展成支气管肺炎、鼻炎等慢性易复发的疾病。
(资料图)
所以需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,注意保暖。在阳光好的时候增加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,提高抵抗力。多饮水,多吃水果,还可以服用维生素c。注意通风,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。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,或者戴口罩等。
温馨小提示:疫情期间,即使是感冒引起的发热,一不小心被隔离也要配合哦。最好就是这个冬天我们不生病。
2.寒冷的气候会使人的血管收缩,高血压患者这时需要警惕自己的血压是否稳定,每天至少测量一次,做好记录。心脏负担加重,还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。
如果数日或数周有乏力、头晕、烦躁、胸部不适、活动时心悸、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、剧烈、持久的情况,需要及时就医,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重视再重视。
所以要知冷知热,尽可能保持身体的恒温。尤其要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,大喜、大悲、大怒这种过度的情绪都应避免,太过于高兴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哦。注意劳逸结合,定时定点休息,防止过度疲劳。控制体重,冬季咱们不靠养膘来保暖。
3.人的肠胃系统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状况,尤其是有胃溃疡的患者。
所以一定要饮食有规律。胃肠功能不好的人,尤其注意饮食要精细,切忌暴饮暴食、酗酒。吃火锅时不要一味涮牛羊肉,还要适量吃些馒头、面条等面食,可对肠胃起到保护作用。
另外,北方天寒地冻,不少人羊肉火锅、羊肉饺子、鸡鸭鱼肉各种吃,一到冬季尤其是临近春节前后,不少面瘫的患者就来了针灸科,这就提醒我们即使是冬天也不要胡吃海塞,体内生热邪与外界寒邪交争很容易致病。
应当怎么吃?
冬内应于肾,“肾为先天之本,生命之源”,秋季已经养好脾胃的你,此时进补最佳。因冬季阴盛而易伤阳,则须多食温热饮食而保全阳气,但需因人而异。
冬季阳气衰微,腠理闭塞,很少出汗,多食些辛味,如谷类、鸡肉、葱椒等,开通腠理,畅通气机,化生津液,润燥益肾,使肾闭精藏。
饮食一般多选滋阴潜阳、补肾填精,摄食宜温而不燥不腻之食物,如鳖、龟、木耳、桂圆、红枣、核桃肉、羊肉、牛肉等,可少饮醇酒,以助肾气,活血通脉。
冬季如何运动?
体育运动方面,以调肝养肾为主。冬季运动应适度,不宜太剧烈以致大汗出,因为出汗则导致阳气发泄,屡屡被寒气迫夺则导致寒气入侵而致病;过汗还可致精随液出,阴精耗散。
冬季不注意养护阴精,春天就会发生温热病。故《黄帝内经》有“冬不藏精,春必病温”之说。
如果有晨练的习惯,可以把时间错后一点,比如夏季为了凉爽早晨六点就出门锻炼了,冬季改为八点,太阳一出,阳气已升,对于中老年朋友更是如此。
养生的观点根本上来说是顺应自然,万事顺其自然,身心舒适的养生方法才是适合个人的。人体在经过春生、夏长、秋收三个季节的劳作后,体能元气已消耗很多,而冬季对于人体则正是一个休养和补充的佳季。
只有顺应冬藏特性进行养精蓄锐、蕴足精力,才能为来年的生机奠定坚实的基础。所以冬季觉得自己“变懒了”,也不要过于焦虑,适当休息才是正常的,否则疲劳和焦虑会带你走进恶性循环。
若肾藏守不足、精气虚弱,这不仅使人疲乏困倦、腰痛无力、脑不聪敏、头目眩晕等,还可致脏腑失充而精无神、气不振,未老先衰,诸病由生。因此,冬季对肾脏及肾精气的保养对于人体的健康与延缓衰老至关重要。
以上就是麦迪森健康今日原创分享,更多健康问题,欢迎关注“麦迪森健康”微信公众号免费咨询医生!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现在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5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