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试点变“示范” 柴湖成“财湖”|天天头条

来源:农民日报客户端    时间:2023-05-17 04:46:30


(资料图)

“这么大的规模,这么先进气派,真是了不起!”5月10日,全国政协常委、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民盟湖北省委主委杨云彦带领民盟湖北省委调研组,来湖北省荆门市调研汉江流域综合治理情况,期间特地来到全国最大移民集中安置区大柴湖,调研经济社会发展,对大柴湖农青园艺4000余亩花海基地赞叹不已。

试点渐成示范,柴湖渐变“财湖”。据介绍,湖北时任省委书记曾多次调研大柴湖,为开发区试点建设寻找出路。如今沪渝蓉沿江高铁建站柴湖,柴湖开发区联合钟祥经开区,正积极创建国家级经开区。已落户多家企业,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,就业人员3000多人。昔日的沼泽地,已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;过去的“水袋子”,也演绎为高速、高铁纵横交错的黄金通道交汇地。

大柴湖高铁花卉小镇的花卉产业园区于2014年5月起步,目前花木产业面积已达8000亩,年产值3亿元,2021年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。其中,首家落户的农青园艺经过8年发展,成为荆门乃至全省、全国现代高效农业的标杆和行业领军企业,2022年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。

在农青园艺盆花基地,民盟湖北省委调研组详细了解基地规模面积、品种培育、市场占有、辐射带动等情况。基地负责人李志慧介绍,基地占地4100亩,拥有8个大型连栋温室和1座生物组培育苗工厂,最大单体温室达416亩。生产的凤梨、白掌占到全国近一半市场。

得知依托花卉产业园区,柴湖镇已形成集品种研发、生物组培、种苗培育、成品生产、销售物流于一体的花卉全产业链,年带动人均增收3万元,民盟湖北省委调研组一行纷纷竖起大拇指。

“芦苇墙,泥巴搪,四根砖柱一间房。”想起刚迁到大柴湖的情景,年逾古稀的大柴湖移民纪念馆老馆长、淅川移民全淅林感慨万千,移民们在沼泽地围垦造田,在芦苇荡重建家园。

该馆以20世纪60年代河南淅川4.94万及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史为主线,展示移民搬迁创业,舍家为国、团结奋进的移民精神,宣传党和政府对移民的关心关爱,是湖北省第一家移民主题纪念馆。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,一份份蜡黄的旧档案,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奋斗故事,再现了广大移民舍家为国、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,记录了历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对大柴湖的关心关怀,更展现了大柴湖由穷到富、由弱到强的变化与涅槃。

“没有移民群众的自我牺牲,就没有南水北调沿线居民的幸福生活,沿线受益人民永远感谢你们。”“我们要形成更多的助力,支持柴湖加快发展。”参观中,民盟湖北省委调研组一行无不动容。

民盟湖北省委调研组十分关心湖北最年轻的省级开发区--柴湖开发区项目建设,对柴湖翻天覆地的新篇章表示充分肯定,勉励柴湖进一步发挥优势,抢抓机遇,加快高质量发展,在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与统筹发展荆门实践中,进一步发挥柴湖作为,在建成全国移民安置振兴发展示范区上,打造柴湖样板,更好助力湖北先行区建设和发展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现在医疗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5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