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95年,赵丹为残疾弃婴,不惜离婚卖房,20年后,生母夺子一场空

来源:有书快看    时间:2023-03-19 08:03:57

1995年秋天,有个女人借口上厕所,将一个婴儿交给了厕所外的另一个女人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从此,杳无音信。

然而,20多年后,当那个抛弃孩子的女人在电视里看见自己的儿子时,她后悔了,她想认回儿子。

01

1995年,温暖和凉意相互交替,赵丹与丈夫经营着自家的客车,往来于这座历史名城,过着平静的生活。

立秋那天,赵丹遇到了一件事,正是这件事,彻底地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。

这天,哈尔滨南岗客运站的一个电话亭旁边,一位妇女怀中抱着一个哭得几近沙哑的婴儿,引起了一大群人的围观。

正在自家长途客车上等客的赵丹,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挤入人群中,看到这种情况,她不由分说地走上前去,责问那位妇女:“孩子哭成这样了,你为什么还不管一管?”

那位妇女赶忙说,“这孩子不是我的。”

于是,这位妇女就向赵丹讲述了这件事情原委。

刚才有个年轻的女子要去卫生间,请求这个妇女照看一下孩子,妇女答应了。可是,几个小时过去了,也不见那个年轻女子来找孩子,这位临时看孩子的妇女,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

赵丹走上前去,抱起了婴儿。就在这时候,孩子身上掉下来一个字条,上面写着: “孩子先天双耳失聋,因父母离异,无力抚养,望好心人收留” 的字样,纸条上还附有孩子的出生日期等信息。

原来,这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婴儿。

也许,上天注定赵丹与这个小宝宝之间是有缘人,从赵丹抱起婴儿的那一刻起,小婴儿不但一下子停止了哭声,还对着她露出了可爱的笑容。

赵丹看着那个怀里那个已被冻得发青的男婴,顿时心疼不已。

随即,赵丹打了点热水,从婴儿旁边的袋子里,取出为数不多的奶粉和一个小碗,给孩子冲了点奶粉,孩子吃饱喝足后,甜甜地睡着了。

这时,警察也过来了,赵丹说明情况后,决定把孩子交给警方处理,但警察说,派出所里没有照顾孩子的条件,让赵丹留下联系方式,等警察落实好孩子的去处后,再送过去。

就这样,赵丹把这个男婴带回了家里, 因为孩子是立秋那天捡回来的,她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“史秋捡”。

02

赵丹本来就有一个3岁多的女儿,现在家里又多了一口人,赵丹只能把精力都投入到照顾两个孩子身上,客车生意只能让丈夫一人经营。

1997年,赵丹家的客车因车况不好,经常发生故障,不但没挣着钱,还背上一堆债务。

本来,赵丹的老公就不是很乐意收养小秋捡,现在客车赔了钱,家里的生活负担更重了,丈夫再也不肯让步,他向赵丹下达了最后通牒:如果不把秋捡送出去,就离婚。

而恰好就在这个时,警察来通知赵丹,孩子没人领,只能送进孤儿院。

赵丹看着已被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小秋捡,心里万分不舍。

可丈夫却坚决不同意:“我不会为别人养活一个有残疾的孩子,离婚!与你离了婚后,我还能娶个黄花大闺女,给我生个健康的儿子。”

丈夫的话让赵丹彻底寒了心。

赵丹果断地与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,然后带着女儿和秋捡回到了娘家。

冬去春来,转眼间,秋捡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,赵丹把小秋捡送进姥姥开的幼儿园学习,自己外出打工,贴补家用。

可是,由于秋俭的耳朵残疾,不能与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正常交流,而他的肢体行为,别的小朋也有样学样,导致其他孩子回到家里,也指手画脚,不好好地说话了。

于是,家长们纷纷找上门来,提出让秋捡退学的要求。

姥姥是个明事理的人,考虑到秋捡对别的孩子确实影响很大,但她又不舍得把秋捡关在家里,干脆就关了幼儿园。

可是,关了幼儿园,就意味着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,为了生活,赵丹和母亲开起了馒头店,娘俩儿为了一家四口的生计,起早贪黑地忙碌着。

尽管日子过得很艰难,可赵丹还是惦记秋捡的双耳,能让小秋捡像别的孩子一样正常说话,是她最大的心愿。

可钱虽然花了很多,但秋捡的病情没有任何起色。

然而,赵丹并没有放弃,她卖掉了自己的首饰,去北京找专家。专家诊断说,由于秋捡的耳病是深度残疾,确实没有好的治疗办法。

从北京回来后,赵丹的压力很大,孩子的病治不好,他今后该怎么生存?

然而,天无绝人之路,一个偶然的发现,再次点燃了赵丹的希望。

03

一天,收音机里正在播放着一首节奏感很强的音乐,赵丹发现,秋捡把收音机放在地上,手脚也随着音乐的节奏来回舞动。

难道他听见了?带着这个重大发现,赵丹马上带上秋捡去医院检查。检查后医生说,秋捡病情并没有改变,但他能感知音乐的节奏。

渐渐地,赵丹发现,每当大人们跳广场舞,或者电视里播放舞蹈节目时,秋捡就会随着音乐的律动,翩翩起舞,尤其是他在有模有样地学跳拉丁舞时,简直陶醉其中。

也许,这是上帝为秋捡留下的一扇窗呢?

赵丹对孩子未来的出路,有了新的期望。她四处打听舞蹈学校,但校方一听秋捡耳朵有残疾,都将他拒之门外。

看着秋捡每次都高兴而去,失望而归的小眼神,赵丹下定决心,一定要帮孩子圆梦。

这个生性善良的女人,决定为了秋捡,冒一次险。

多年生活,赵丹与秋捡之间的交流早已没有任何障碍。这次,赵丹又找到一所舞蹈学院,她提前与秋捡合计好,嘱咐孩子不要讲话,一切行动都要按妈妈的眼色行事。

在赵丹的精心安排下,秋捡全身心地投入在跳舞当中,等学校向秋捡提问时,赵丹替秋捡抢着代答,这次,秋捡算是蒙混过关了。

可是,在学习过程中,秋捡由于听不见老师的声音,学习进度特别缓慢,别人练一个动作几次就合格了,他需要练十几次才能完成。

起初,老师们还认为秋捡只是不爱说话,反应有点迟钝。

好不容易得到学习的机会,秋捡学习特别用功,也不怕吃苦,别人的舞蹈鞋几个月才换一双,可秋捡一个月得换两双。

正是这种超乎常人的磨炼,使秋捡的拉丁舞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。

2008年,学院决定让秋捡去哈尔滨参加国际舞比赛,这是学院对秋捡最大的认可,赵丹听了又惊又喜,可她又怕秋捡特殊的情况,在比赛中出现失误,那就太对不起学校对秋捡的栽培之心了。

于是,赵丹只好把秋捡耳聋的事,如实地告诉了校方。

可老师们听了秋捡的故事,深受感动,他们一致同意让秋捡代表学校参加国标舞比赛。

而秋捡也不负众望,他用精彩绝伦的舞技获得冠军。

看到秋捡的天赋如此之高,赵丹决定去北京,为秋捡找更好的老师。可是,一年好几万的学费,成了秋捡求学路上的拦路虎。

这些年,为了养活两个孩子,为了给秋捡看病,上学,赵丹早就不知道“积蓄”两个字怎么写了,家里唯一能换钱的,就是房子。

赵丹犹豫了,毕竟这是老母亲的房子。

没想到,赵丹只提了一下自己的想法,这个豪爽的东北老太太就一锤定音:为了孩子,卖房子,值!

就这样,秋捡去北京深造了,赵丹两母女却过上了租房住的生活。

秋捡是个懂事的孩子,他深知这些年来,妈妈、姥姥、姐姐都在为他付出,他的训练更刻苦了,他深知,唯有自己能独立,妈妈才会放心。

经过几番寒彻骨之后,秋捡闻到了属于他的花香。

2015年的央视春晚上,一曲《千手观音》火遍大江南北,而秋捡正是21名聋哑舞者中的一员。

之后,《舞出我人生》《非常6+1》等栏目纷纷向秋捡发出邀约,秋捡火了。

在节目中,赵丹向电视机前的观众,说出了秋捡的身世。

那一刻,现场观众都为之动容。

04

然而,秋捡一举成名之后,一通电话打破他们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。

对方称自己是秋捡的母亲,她在电视上看到秋捡,想把孩子认回去。

赵丹把选择权交给了秋捡。

秋捡得知亲生父母来寻亲,禁不住悲从中来,他在赵丹面前决绝地表态,拒绝与亲生父母相认。

还是赵丹的耐心劝导下,秋捡才勉强答应与亲生父母见一面。

那一天,在相约好的饭店里,秋捡的父母拿着厚厚的一沓钱,递到了秋捡面前,可秋捡却像见了瘟神一样,连忙把手背到了身后。

尴尬的一顿饭之后,秋捡挽着养母的手,向着家的方向走去。

秋捡成名之后,有了稳定收入。

他一直惦记着当年妈妈和姥姥为了他,连房子都卖了,那时他就有一个心愿,一定要给妈妈买个大房子

2021年,秋捡和姐姐走进售楼处,姐弟俩用积蓄,为妈妈付了房子的首付。

2022年,冬残奥会上,秋捡作为中国残疾人表演艺术团成员,出现在冬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舞台上,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个优雅帅气的男孩。

在央视的一次访谈中,赵丹曾向主持人说起,她和秋捡还有一个共同的梦想,那就是开一个孤儿院,专门收养被遗弃的孩子。

女子本弱,为母则刚 。赵丹这个普通的女人,用她柔弱的肩膀,为秋捡撑起了一片天。

乐善永恒,大爱无疆。 秋捡是幸运的,有了赵丹这个妈妈,他才有能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。

作者:快乐无限

编辑:何夜无梦

参考资料:

1·安徽卫视《鲁豫有约》《无声世界的奇迹绽放》

2·中国体育舞蹈网,《在无声的世界坚强起舞旋转,梅花香自苦寒来》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现在医疗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5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